6月21至22日(五至六)晚上7时30分
香港大会堂剧院
附中英文字幕。
观众务请准时入座,迟到及中途离座者须待中场休息或适当时候方可进场/返回座位。
节目查询 : 2268 7325(节目)/ 3166 1100(票务)
购票 : 3166 1288 / www.urbtix.hk
得郭沫若盛赞「激昂慷慨不寻常」的北路梆子具三百多年历史,乃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唱腔高亢激越,具燕赵之风、侠骨之气,擅演正剧、悲剧,深具地方特色。北路梆子注重唱功,创造了很多花腔,在戏曲发展史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忻州文化研究院今年首次亮相戏曲节,精心挑选两出以盛世唐朝为背景的优秀北路梆子剧目以飨观众。被誉为「全才须生」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北路梆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仲义主演《醒醉记》,演活丞相房玄龄,清醒时胆小怕事,酒醉后却雄辩滔滔,「踢袍」、「歪帽」表演别具特色;《画龙点睛》由「塞北明珠」、梅花奖及文华奖得主成凤英塑造年轻有为、忧国忧民的李世民,微服私访中真皇帝遇上土皇帝,震怒不得落荒而逃,最后决心整顿朝纲,细腻表演大快人心。
21/6 晚上7时30分
《醒醉记》
《醒醉记》突破北路梆子一贯的严肃风格,从主要角色中发掘喜剧元素,其中以轻松活泼的方式,透过由贾粉桃饰演的长孙皇后及其帝皇一家与谋臣房玄龄之间的互动,展现君臣之间谐趣鬼马的一面。当皇后赐「仙家药酒」予杨仲义饰演的房玄龄,杨那高高抬起却迈开不得的腿功,生动地展现出他内心缺乏闯入御书房的勇气;但当药效发挥之后,通过「踢袍」、「歪帽」等技巧,戏剧化地把清醒时不敢违抗君威,醉后却雄辩滔滔的名相演绎得活灵活现。第五场为剧中高潮,皇后布局下,众人误以为见到了房玄龄的鬼魂。杨仲义游魂蹉步,全面扎实的功架、苍劲有力的唱腔,完美呈现北路梆子须生行当的不凡面貌,不愧为北路梆子第一位荣获梅花奖的「全才须生」。
主演:杨仲义、贾粉桃、彭炳焱、冯慧玲、张志强、杜瑞
22/6 晚上7时30分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有「塞北明珠」美誉、驰骋于生旦行当的成凤英的摘梅之作。她以小生行当塑造年轻有为的「马上皇帝」李世民,为寻找治国良才微服出巡。〈落荒〉一折,成凤英把李世民过独木桥上的蹉步「武化」,踢腿等身段功架充分表现出虽则皇帝落难,但仍不失帝王气度,其精湛演技和细腻诠释为角色增添丰富层次。剧情围绕秀才马周痛贬时弊,献上一幅无眼龙图,四娘为保爱人用血点龙睛,当中加插土皇帝诙谐演绎,乐队文场、武场慷概激昂的合奏,充分展现北路梆子精彩特色。
主演:成凤英、贾粉桃、郭晶、王茂林、李瑞星、刘红亮、杜瑞、康润全
每场节目长约2小时30分,包括中场休息15分钟。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流行于晋北地区,在华北地区颇具影响力,与中路、南路、上党合称为山西四大梆子。因其发源地在雁门关附近的忻州、朔州一带,故又称「雁剧」。
北路梆子具三百多年历史,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曾形成三大支派,近代唱腔以忻、代二州的精巧唱腔为中心,有高亢激越的特点,亦结合民歌小调形成短音较多的「咳咳腔」,与铿锵激昂的打击乐配合得宜,深受人民喜爱。其剧目多取材自历史演义和古典小说,民间色彩浓郁,语言通俗易懂,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北路梆子在戏曲发展史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中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